写在前面

大家好,我是 dtsola,一名 IT 解决方案架构师,也是一人公司的实践者。

作为独立开发者,我们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困境:程序员擅长开发产品,但不擅长把产品卖出去

最近,我在 B站看到了 PromptX 开发者 deepracticex7 的一场直播分享,主题是"如何宣传自己的开源项目"。这场分享让我深受启发——他用一个月时间开发出 PromptX,通过巧妙的运营策略,在几个月内获得了 3000+ star 和 12 万+访问量,更重要的是积累了 5000+ 真实用户。

这不是一个"技术大牛靠产品实力自然爆火"的故事,而是一个普通开发者通过正确的运营方法让产品被看见的真实案例。

他的经验非常接地气,没有高深的理论,都是可以立即执行的实战技巧。我认为这些经验对所有独立开发者都有价值,因此将这场直播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整理,分享给大家。
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:

  • 不再害怕宣传自己的产品

  • 知道如何获取第一批用户

  • 学会运营私域流量

  • 建立正确的产品心态

让我们开始吧。


目录

  • 一、项目起源:从提示词到智能体框架的三次跳转

  • 1.1 第一阶段:结构化提示词管理工具

  • 1.2 第二阶段:智能体开发框架

  • 1.3 第三阶段:回归提示词管理

  • 二、流量获取:蹭流量的艺术

  • 2.1 核心原则:不要有精神洁癖

  • 2.2 第一次流量爆发:蹭 Cursor 热度

  • 2.3 知乎:最好的蹭流量平台

  • 2.4 蹭流量的方法论

  • 2.5 平台选择

  • 三、冷启动:建立私域流量池

  • 3.1 为什么私域流量最重要?

  • 3.2 第一步:挂微信二维码

  • 3.3 第二步:建立微信群

  • 3.4 第三步:朋友圈运营

  • 3.5 数据追踪:了解你的流量转化

  • 四、需求把握:Dog Fooding 的重要性

  • 4.1 什么是 Dog Fooding?

  • 4.2 为什么要 Dog Fooding?

  • 4.3 关键转折点:AI 自动选择助手

  • 4.4 Issue 驱动开发

  • 4.5 没有人天生懂你的产品怎么做

  • 五、产品迭代:从工具到平台

  • 5.1 不要限制产品边界

  • 5.2 像开饭店一样做产品

  • 5.3 商业化方向

  • 5.4 种子用户维护

  • 六、关键成功要素

  • 6.1 心态:接受失败,持续迭代

  • 6.2 执行:快速行动,AI 加速

  • 6.3 运营:曝光第一,私域沉淀

  • 6.4 数据驱动

  • 七、避坑指南

  • 7.1 不要做的事

  • 7.2 应该做的事

  • 八、核心总结

  • 成功的开源项目公式

  • 三个关键阶段

  • 最重要的三句话

  • 结语


本文根据 PromptX 独立开发者 deepracticex7 的直播分享整理,记录了一个从 0 到 3000+ star 的开源项目是如何冷启动和运营的。


一、项目起源:从提示词到智能体框架的三次跳转

1.1 第一阶段:结构化提示词管理工具

最初的想法非常简单——我需要一个管理提示词的工具。

在大量使用 AI Coding 后,我发现自己对提示词的需求量特别大。每次都要重新写提示词,效率很低。于是我想:能不能用类似 HTML 标签的方式来框定和管理提示词?

我发了一篇文章分享这个想法,用标签去框定提示词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。做了初步调研后,我觉得还可以,就准备动手。

关键决策点:有了想法后,我没有纠结太多,马上就开始干。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在技术层面上是有价值的。

1.2 第二阶段:智能体开发框架

做了一两天提示词工具后,我突然觉得:只做提示词太低级了

当时智能体(Agent)概念很火,我就拍脑袋想了一个需求:如果用这种标签去快速地像 HTML 一样开发一个智能体,是不是会很受欢迎?

于是我花了一个月时间,用 AI 辅助开发,做了一个小型的编译器。这就是 PromptX 框架的雏形。

做完后,我觉得这个肯定很受欢迎很好玩,就投放到 V2EX 和知乎。

第一次投放结果

  • V2EX 帖子:2000+ 次点击

  • 收获:十几个 star

  • 结论:比我预期的要差一些

但我能接受失败,所以只是比较好奇为什么跟我想的不一样,而不是直接放弃。

1.3 第三阶段:回归提示词管理

在继续做框架的过程中,我发现项目越来越大,提示词不够用了。我写了好多提示词,最后发现还是得做一个项目专门去管理提示词。

这个时候,我发现了一个很火的项目:Cursor Memory Bank

这个项目给了我很大的灵感:

  1. 记忆功能需求量很大(这个项目就是因为记忆功能火的)

  2. 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提示词技巧

虽然我觉得它的高度不够高,但它的一些提示词想法非常有意思。所以我就做了几个版本的 PromptX,第一个版本发布时功能跟它基本一样,只不过我的叫法不一样:

  • 它叫:One Plain Creative Implement(类似编程模式)

  • 我叫:Rule(角色)

关键领悟:角色的概念比编程模式更好理解,这是一个重要的产品洞察。


二、流量获取:蹭流量的艺术

2.1 核心原则:不要有精神洁癖

很多人觉得蹭流量不好,我只能说这是假清高

如果你是做自己的产品,你爱怎么搞怎么搞。但如果你是团队 leader 或者公司老板,你要对团队负责。产品能不能活下去,决定了很多事情。

残酷的真相

  • 在现阶段,你讲你的产品,人家可能连看都懒得看,点都懒得点

  • 但不想看不想点,不代表不需要——这是两码事

  • 所以曝光是很重要的

你要先曝光出去,再考虑人家想不想用。这两个东西是隔离的。

2.2 第一次流量爆发:蹭 Cursor 热度

我们第一个视频为什么会火?因为蹭了 Cursor 的流量

那个时候 Cursor 如日中天,你只要蹭 Cursor 的流量,你都能蹭得到。没别的,就是蹭。

视频策略

  • 标题和内容围绕 Cursor

  • 展示如何用 PromptX 增强 Cursor 的记忆能力

  • 降低认知负担,让人一看就懂

这个视频带来了启动流量,很多朋友都是通过这个视频知道 PromptX 的。

2.3 知乎:最好的蹭流量平台

知乎是一个非常好的蹭流量的地方,为什么呢?因为你可以明目张胆地蹭

案例 1:回答"AI 写代码"相关问题

我找到一个高流量问题:"用 AI 写代码效果怎么样?"

我的回答策略:

  1. 不直接宣传产品功能

  2. 宣传产品是用 AI 写的:因为这个问题是讲 AI 写代码的,我就说"我这个项目全是 AI 写的,你们来看看代码质量"

  3. 挂上 GitHub 链接

结果:这个回答带来了不错的流量,虽然有人在评论区引战,但我不回复,因为我的目的是蹭流量,不是来辩论的。

案例 2:回答各种 AI 相关问题

我从上到下,只要是跟 AI 相关的话题,或者精准讲到我这个行业的,不同层级的问题我都去回答。

关键策略

  • 流量给我们带来的价值,不只有使用价值

  • 不同层级的用户群体不一样

  • 但曝光本身就是价值

我在知乎上蹭了好多 Cursor 的流量,还挂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。

2.4 蹭流量的方法论

找准目标群体的关注点

你要观察你的目标群体最近在看什么。如果你是做 AI 技术的产品,你蹭 Claude 的、蹭 Cursor 的、蹭 OpenAI 的。

如果你是做一些对大众比较感兴趣的产品,你就一定要关注你的目标群体他最近在看什么。

强行蹭,即使关联度不高

有人会问:我的产品跟这些热点关联度不高怎么办?

没关系,你就硬蹭!

为什么呢?因为很简单:

  • 假设你在现阶段讲你的产品,人家可能连看都懒得看

  • 但他不想看不想点,不代表他不需要

  • 曝光是很重要的

你先要曝光出去,你再考虑说人家想不想用。

蹭流量的边界

当然,不要蹭黑流量。蹭流量也要蹭得有目标:

应该蹭:领域流量

  • 你是做 AI 的,蹭马斯克、OpenAI、各种 AI 产品的流量

  • 关注 AI 的会关注这些行业名人和大公司

不要蹭:无关大众流量

  • 你是做 AI 的,天天蹭明星的流量

  • 等着那些爱豆去搞死你

2.5 平台选择

技术类产品几个平台可以考虑宣传:

平台

特点

适合场景

知乎

有一定流量,可以明目张胆蹭

重点平台,回答相关问题

V2EX

程序员聚集地

发帖分享技术产品

B站

视频流量大

做教程、演示视频

L站

新兴平台,最近很火

可以尝试

选择你自己熟悉的平台,了解用户画像很重要。


三、冷启动:建立私域流量池

3.1 为什么私域流量最重要?

我们需要一个冷启动。蹭流量也是为了冷启动服务的。

在这个时代,最好最好的流量来源是什么?是微信,或者说私域

为什么呢?因为其他地方的用户很难触达:

  • GitHub 的观众很难联系

  • 知乎的读者看完就走

  • 只有微信,你可以随时触达用户

3.2 第一步:挂微信二维码

在所有能挂的地方挂上微信二维码

  • GitHub README

  • 知乎回答

  • 文章末尾

  • 视频简介

关键决策:用不用第二个微信号?

很多人会纠结:要不要专门弄一个微信号来加用户?

我的答案是:不要!

原因:

  1. 你会懒得看:第二个号你不会经常看

  2. 用户能感觉到:你的回复不真诚

  3. 失去机会:无法把用户真正变成朋友

正确做法

  • 用自己的主微信号

  • 把用户当朋友

  • 融入你的生活

我现在有 5000 多个好友,都是通过 PromptX 加的。这些人就是我的种子用户。

3.3 第二步:建立微信群

微信群是最好的发声筒

微信群的价值

  1. 可以自由宣传理念

  • 朋友圈只能发一次

  • 群里可以反复强调

  1. 一次性影响多人

  • 一条消息,几百人看到

  • 效率远高于一对一沟通

  1. 用户之间互相影响

  • 用户会自发讨论

  • 形成社区氛围

我的群运营策略

我现在有好几个群,每个群几百人。我在群里的发言要考虑两层意义:

  1. 回答具体问题:解决用户的使用问题

  2. 宣传产品理念:让更多人理解产品价值

3.4 第三步:朋友圈运营

转变观念:朋友圈是免费广告位

很多人不好意思在朋友圈发产品相关内容,觉得会打扰别人。

但你要明白

  • 你是在做产品,不是在做慈善

  • 朋友圈是你的私人空间

  • 不喜欢看的人可以屏蔽你

我的做法

  • 每天发 1-5 条产品相关内容

  • 产品更新、用户反馈、使用技巧都发

  • 不在意别人怎么看

朋友圈内容策略

  1. 产品更新:新功能上线

  2. 用户案例:用户的使用场景

  3. 技术分享:AI、提示词相关知识

  4. 个人思考:对产品、行业的思考

3.5 数据追踪:了解你的流量转化

使用 GitHub Views 统计

我在 README 里挂了一个 Views 统计:

当前访问量:9万+(实际约 12 万,早期没挂)
Star 数:3000+
转化率:约 2.5%

为什么要追踪数据?

  1. 了解曝光量:光看 star 没用,要知道多少人看过

  2. 计算转化率:知道哪些渠道效果好

  3. 指导运营策略:数据驱动决策

我的发现

很多 PromptX 用户不是程序员,他们连 GitHub 都没有,所以:

  • 看了页面但点不了 star

  • 实际用户数远大于 star 数

  • 不能只看 star 来判断产品价值


四、需求把握:Dog Fooding 的重要性

4.1 什么是 Dog Fooding?

Dog Fooding(吃自己的狗粮):自己先用自己的产品。

这是产品开发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。

4.2 为什么要 Dog Fooding?

1. 真实需求才有价值

PromptX 最开始就是我自己的需求:

  • 我需要管理大量提示词

  • 我需要快速开发智能体

  • 我需要记忆功能

因为是自己的需求,所以我知道痛点在哪里

2. 同类人群有相同需求

如果你自己需要,那么跟你类似的人也会需要。

我是程序员,用 AI Coding,需要提示词管理工具。那么其他用 AI Coding 的程序员也会需要。

3. 深度用户才能发现问题

只有自己天天用,才能发现产品的问题:

  • 哪里不好用

  • 哪里可以优化

  • 缺少什么功能

4.3 关键转折点:AI 自动选择助手

这是 PromptX 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,但它不是我想出来的,是用户提出来的

用户的需求

有一天,一个用户在 Issue 里提出:

"能不能让 AI 自动选择合适的助手(Agent)?我不想每次都手动选。"

我的第一反应

我觉得这个需求很离谱

为什么?因为:

  • 技术上很难实现

  • 我觉得手动选择更精准

  • 我自己不需要这个功能

转变思路

但我后来想了想:

  1. 站在用户角度:他可能有很多 Agent,每次选择确实麻烦

  2. 降低使用门槛:新用户不知道该用哪个 Agent

  3. 这才是真正的智能:AI 应该帮用户做决策

于是我决定做这个功能。

结果

这个功能成为了 PromptX 的核心竞争力

很多用户反馈:

  • "太智能了,不用我自己选"

  • "新手也能快速上手"

  • "这才是真正的 AI 助手"

4.4 Issue 驱动开发

从这个案例中,我学到了:

1. 用户说什么就做什么

不要固步自封,不要觉得自己比用户更懂产品。

用户的需求就是产品的方向

2. 快速响应

用户提出需求后,我会:

  • 第一时间回复

  • 评估可行性

  • 快速开发上线

3. 开放心态

技术牛逼但态度差的开发者做不起来

你可以技术很强,但如果你:

  • 不听用户意见

  • 觉得用户不懂

  • 傲慢对待反馈

那你的产品很难成功。

4.5 没有人天生懂你的产品怎么做

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:

没有哪个人,你一上来就知道这产品怎么做,谁会喜欢

都是你有人用了以后,不断给你提要求,你才知道。

如果没人用,只有闭门造车,做不好产品

所以:

  1. 曝光很重要:让更多人看到

  2. 用户很重要:听取他们的反馈

  3. 迭代很重要:持续优化产品


五、产品迭代:从工具到平台

5.1 不要限制产品边界

很多人做产品,一开始就定义得很死:

  • "我就做一个提示词管理工具"

  • "我就做一个 Cursor 插件"

  • "我不做其他功能"

这是错误的

微信的演变

微信最开始是什么?

  1. 摇一摇:陌生人社交

  2. 朋友圈:熟人社交

  3. 公众号:内容平台

  4. 小程序:应用平台

  5. 支付:金融平台

如果微信一开始就说"我只做摇一摇",会有今天吗?

PromptX 的演变

PromptX 也是一样:

  1. 提示词管理:最初的需求

  2. 智能体框架:拍脑袋的想法

  3. 记忆功能:借鉴 Cursor Memory Bank

  4. AI 自动选择:用户提出的需求

  5. 平台化:未来的方向

5.2 像开饭店一样做产品

我喜欢用开饭店来比喻做产品:

第一阶段:单品店

你开始只卖一个菜,比如"麻辣烫"。

这就像 PromptX 最开始只做提示词管理。

第二阶段:扩展品类

客人来了说:"老板,能不能加点米饭?"

你说:"可以啊!"

这就像用户说:"能不能加个记忆功能?"

第三阶段:变成餐厅

慢慢地,你的店变成了一个餐厅,有各种菜品。

这就像 PromptX 现在有各种功能。

第四阶段:连锁经营

最后,你可能开连锁店,做品牌。

这就像 PromptX 未来可能做成平台,有多个产品。

5.3 商业化方向

开源 + 平台服务

PromptX 的商业化思路:

  • Agent 本身开源:吸引开发者

  • 平台服务收费:提供云端服务、API 等

多产品矩阵

PromptX 积累的用户可以为新产品导流:

  • 用户信任你

  • 用户需要相关产品

  • 用户愿意尝试

5.4 种子用户维护

把用户当朋友

这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真的要做到:

  • 真诚交流

  • 及时回复

  • 关心他们的需求

双重身份

我在群里的身份:

  1. 开发者:解答技术问题

  2. 用户:分享使用心得

这种双重身份让用户觉得:

  • 你不是高高在上的开发者

  • 你和他们一样在用这个产品

  • 你能理解他们的痛点

持续沟通

不要只在用户有问题时才出现。

要主动沟通

  • 分享产品更新

  • 询问使用体验

  • 收集改进建议


六、关键成功要素

6.1 心态:接受失败,持续迭代

第一次推广失败是正常的

还记得我第一次在 V2EX 发帖吗?

  • 2000+ 点击

  • 只有十几个 star

  • 比预期差很多

但我没有放弃

为什么能接受失败?

  1. 我本身能接受失败:做产品就是不断试错

  2. 我好奇为什么失败:而不是抱怨

  3. 我相信持续迭代:一次不行就两次

很多人的问题

有的人失败一次以后,就不想做了。

千万不要这样!

产品都是持续迭代的,没有一次成功的。

6.2 执行:快速行动,AI 加速

有想法立即开干

我从有想法到开始做,中间没有纠结:

  • 不做市场调研(技术产品除外)

  • 不做竞品分析(做了也没用)

  • 不做商业计划(先做出来再说)

Just do it!

用 AI 加速开发

PromptX 的很多代码都是 AI 写的:

  • 一个月完成小型编译器

  • 快速迭代新功能

  • 降低开发成本

这也是我在知乎回答中宣传的点:

"我这个项目全是 AI 写的,你们来看看代码质量。"

小步快跑

不要追求完美:

  • 先做出 MVP(最小可行产品)

  • 快速发布

  • 根据反馈迭代

6.3 运营:曝光第一,私域沉淀

曝光第一

在产品早期,曝光比转化更重要

为什么?

  1. 没有曝光就没有用户

  2. 没有用户就没有反馈

  3. 没有反馈就无法迭代

所以:

  • 蹭流量

  • 发帖子

  • 做视频

  • 写文章

一切为了曝光

私域沉淀

有了曝光后,一定要把流量沉淀到私域

  • 微信好友

  • 微信群

  • 公众号(可选)

为什么?

  1. 可以反复触达:朋友圈、群消息

  2. 建立信任关系:从陌生人到朋友

  3. 长期价值:可以为未来产品导流

内容营销

多渠道输出内容:

  • 视频:B站、YouTube

  • 文章:知乎、公众号

  • 直播:B站、视频号

  • 社区:V2EX、Reddit

6.4 数据驱动

追踪关键指标

  • 曝光量:多少人看到

  • 访问量:多少人点击

  • 转化率:多少人 star/使用

  • 留存率:多少人持续使用

根据数据调整策略

比如:

  • 知乎回答效果好 → 多在知乎回答

  • 视频播放量高 → 多做视频

  • 某个功能用户反馈多 → 优先开发


七、避坑指南

7.1 不要做的事

❌ 精神洁癖,不愿蹭流量

错误想法

  • "蹭流量太 low 了"

  • "我要靠产品实力说话"

  • "我不想打扰别人"

正确认知

  • 蹭流量是必要手段

  • 产品再好,没人知道也没用

  • 你不打扰,别人永远不知道你

❌ 闭门造车,不听用户意见

错误想法

  • "我比用户更懂产品"

  • "用户不懂技术"

  • "这个需求太奇葩了"

正确认知

  • 用户才是产品的使用者

  • 用户的需求就是产品的方向

  • 看似奇葩的需求可能是核心功能

❌ 技术至上,态度傲慢

错误想法

  • "我技术这么牛,产品肯定好"

  • "不懂技术的人别来用"

  • "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"

正确认知

  • 技术只是手段,不是目的

  • 产品要服务所有用户,不只是技术大牛

  • 耐心解答问题是运营的一部分

❌ 过度设计,不快速验证

错误想法

  • "我要做一个完美的产品"

  • "等我把所有功能都做完再发布"

  • "我要做市场调研、竞品分析..."

正确认知

  • 完美的产品不存在

  • 先做 MVP,快速验证

  • 市场调研不如直接做出来让用户用

7.2 应该做的事

✅ 主动蹭领域热点

具体做法

  • 关注行业热点(Cursor、Claude、OpenAI...)

  • 在相关话题下发声

  • 合理植入自己的产品

案例

  • Cursor 火的时候,做 Cursor 相关内容

  • AI Coding 火的时候,分享 AI 写代码经验

  • 提示词火的时候,分享提示词技巧

✅ 用户需求驱动开发

具体做法

  • 认真对待每一个 Issue

  • 快速响应用户反馈

  • 用户说什么就做什么(在合理范围内)

案例

  • 用户要 AI 自动选择助手 → 做

  • 用户要记忆功能 → 做

  • 用户要某个集成 → 做

✅ 真诚对待种子用户

具体做法

  • 用主微信号加用户

  • 把用户当朋友

  • 及时回复消息

  • 关心他们的需求

效果

  • 用户会成为你的传播者

  • 用户会给你提供宝贵建议

  • 用户会在关键时刻支持你

✅ 快速迭代,小步快跑

具体做法

  • 不追求完美

  • 先做出 MVP

  • 快速发布

  • 根据反馈迭代

节奏

  • 每周至少一次更新

  • 重要功能快速上线

  • 小问题及时修复


八、核心总结

成功的开源项目公式

成功的开源项目 = 
  真实需求(Dog Fooding)
  + 流量获取(蹭热点)
  + 私域运营(微信生态)
  + 用户驱动(Issue 迭代)
  + 开放心态(接受失败)

三个关键阶段

第一阶段:冷启动(0-100 star)

目标:验证需求,获得种子用户

策略

  1. 蹭流量,获得曝光

  2. 挂微信,沉淀私域

  3. 快速迭代,响应反馈

时间:1-3 个月

第二阶段:增长期(100-1000 star)

目标:扩大影响力,形成口碑

策略

  1. 持续输出内容(文章、视频)

  2. 维护社区(微信群、GitHub)

  3. 打磨核心功能

时间:3-6 个月

第三阶段:成熟期(1000+ star)

目标:建立品牌,探索商业化

策略

  1. 多产品矩阵

  2. 平台化服务

  3. 商业化尝试

时间:6 个月以上

最重要的三句话

  1. 蹭流量不丢人,没人知道才丢人

  • 不要有精神洁癖

  • 曝光是第一步

  1. 用户说什么就做什么,不要自以为是

  • 用户需求驱动开发

  • 开放心态很重要

  1. 把用户当朋友,不要当数字

  • 真诚对待种子用户

  • 私域流量是最大资产


结语

做开源项目,技术只占 30%,运营占 70%

很多技术很强的开发者,做出了很好的产品,但因为不会运营,最后无人问津。

而有些产品技术一般,但运营做得好,反而能火起来。

PromptX 的成功,不是因为技术多牛逼,而是因为:

  1. 解决了真实需求(我自己的需求)

  2. 蹭到了流量(Cursor 热度)

  3. 沉淀了私域(5000+ 好友)

  4. 听取了用户意见(Issue 驱动)

  5. 持续迭代(快速响应)
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:

  • 不再害怕宣传自己的产品

  • 知道如何获取第一批用户

  • 学会运营私域流量

  • 建立正确的产品心态

最后,记住这句话:

你的产品再好,如果没人知道,那就等于不存在。

所以,大胆去蹭流量吧! 🚀


关于本文

本文根据 PromptX 独立开发者 deepracticex7 的 B站直播整理。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qi1kBZELV/


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欢迎点赞、收藏、转发。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,我们一起交流学习!


我是 dtsola【IT解决方案架构师 | 一人公司实践者】 ;专注商业、技术、一人公司、个人成长分享。

提供服务:AI项目咨询 | 技术解决方案 | IT项目实施 | 企业技术顾问

博客:https://www.dtsola.com

公众号&微信:dtsola(交流经验、商业合作,备注来意)


#独立开发者 #一人公司 #零融资创业 #副业赚钱 #被动收入 #IndieHacker #产品开发 #精益创业 #SaaS创业 #远程工作


Work Less, Earn More, Enjoy Lif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