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 dtsola,一名 IT 解决方案架构师,也是一人公司的实践者。在多年的技术从业经历中,我见过太多创业者陷入"融资-烧钱-倒闭"的怪圈,也见过不少技术人因为害怕没有资金而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。
当我第一次看到 Pieter Levels 的分享时,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:
他证明了技术人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单干,不需要去旧金山找风投
他从解决自己的真实问题出发,而不是追逐所谓的风口
他用自动化和技术杠杆,实现了一人公司的可持续增长
Pieter 创办的 Nomad List(月收入 $15k-25k)、Remote OK(全球最大远程工作网站)等项目,全部是自筹资金、零融资打造的。这些经验对中国的技术创业者同样适用,甚至更有价值——因为我们有更成熟的技术生态和更大的市场空间。
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帮助更多人摆脱"融资依赖症",看到一人公司的可行性与价值。关键不在于你有多少资金,而在于你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。
目录
一、从困境到突破:创业起点的真实故事
1.1 起步阶段的挣扎
1.2 "12个月12个项目"挑战
1.3 转折点:Nomad List 的诞生
二、核心方法论:零融资创业的完整框架
2.1 创意阶段(Ideation)
2.2 构建阶段(Building)
2.3 发布阶段(Launching)
2.4 增长阶段(Growing)
2.5 变现阶段(Monetizing)
2.6 自动化阶段(Automating)
2.7 退出阶段(Exiting)
三、关键经验与反思
3.1 常见错误
4.2 成功要素
3.3 心态调整
四、总结:从 Pieter 的故事中学到什么
4.1 回到开篇的问题
4.2 核心启示
4.3 完整循环
4.4 最后的话
一、从困境到突破:创业起点的真实故事
1.1 起步阶段的挣扎
2014 年,Pieter Levels 正处于人生的低谷。他的 YouTube 频道收入从每月 3000 骤降至 500,作为一名数字游民,他在泰国清迈的咖啡馆里感到焦虑和抑郁。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,没有明确的方向,每天醒来都不知道该做什么。
这种状态持续了几个月,直到他父亲给了一个简单但有力的建议:"用行动对抗低落情绪。" 与其陷入自我怀疑的循环,不如开始做点什么,哪怕只是小项目。
1.2 "12个月12个项目"挑战
受到这个建议的启发,Pieter 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挑战:在 12 个月内完成 12 个项目。这个挑战的目的不是为了赚大钱,而是为了保持专注,摆脱抑郁状态。
最初的几个项目都很简陋:
邮件音乐播放列表:通过邮件订阅每周音乐推荐
GIF 翻页书:将 GIF 动图转换成可打印的翻页书
"去他妈的,快去做"(Go Fucking Do It):一个目标管理应用,用户设定目标并承诺如果失败就捐钱给慈善机构
这些项目大多没有获得太多关注,但"去他妈的,快去做"成为了他第一个真正盈利的产品。虽然收入不多,但这证明了一个关键点:人们愿意为解决他们问题的产品付费。
1.3 转折点:Nomad List 的诞生
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 2014 年中期。作为一名数字游民,Pieter 经常需要寻找适合远程工作的城市。他想知道哪些城市的生活成本低、网速快、天气好、安全性高。但当时没有任何网站提供这样的信息。
于是,他做了一个简单的 Google 表格,列出了一些城市及其相关数据(生活成本、网速、天气等),然后分享到了数字游民的 Facebook 群组里。
反响出乎意料。很多人开始在表格里添加数据,讨论哪些城市更适合居住。Pieter 意识到这是一个真实的需求,于是花了几天时间把 Google 表格改造成了一个简单的网站——Nomad List。
他把网站发布到了 Hacker News,结果直接冲上了首页。流量瞬间爆炸,服务器差点崩溃。随后,《纽约时报》、《卫报》、BBC 等主流媒体开始报道这个项目,用户数量呈指数级增长。
如今,Nomad List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1250 个城市、25 万个数据点 的庞大平台,月收入稳定在 $15k-25k,拥有超过 7000 名付费会员。而这一切,都是从一个 Google 表格开始的。
二、核心方法论:零融资创业的完整框架
Pieter Levels 的成功不是偶然的。他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创业方法论,涵盖从创意到退出的每一个阶段。这套方法论的核心是:快速验证、持续迭代、自动化扩展。
2.1 创意阶段(Ideation)
很多人认为创业最难的是想出一个好点子,但 Pieter 认为恰恰相反——好点子无处不在,关键在于执行。
关键原则:
解决自己的真实问题
不要试图猜测市场需要什么,而是从自己的痛点出发。Nomad List 就是因为 Pieter 自己需要这样的工具。当你解决自己的问题时,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,你知道用户真正需要什么。突破同质化思维
不要总想着做"中国版的 Uber"或"印度版的 Airbnb"。做别人不敢做的事,做那些看起来"愚蠢"但能解决真实问题的产品。从小众市场切入
你不需要 10 亿用户。1 万客户 × 100 = 100 万收入。小众市场往往竞争更小,用户更忠诚,更容易建立社区。避免好高骛远
Elon Musk 先做了 PayPal,赚到钱之后才做 SpaceX。不要一开始就想改变世界,先做一个能赚钱的小产品。
实用建议:
用 Notion 或 Trello 记录所有想法,不要过滤
观察哪些想法反复出现在你的脑海中
不要害怕分享创意——执行力才是关键,创意本身不值钱
2.2 构建阶段(Building)
很多人因为"不会编程"而放弃创业,但 Pieter 认为这是最容易克服的障碍。
技术路径:
自学编程
Pieter 不是科班出身,他的编程技能完全来自 Google、Stack Overflow 和 YouTube。他的建议是:不要去编程训练营,那是浪费时间和金钱。 你需要的是边做边学,遇到问题就搜索解决方案。无代码工具
如果你真的不想写代码,可以用 Typeform(表单)、Carrd(落地页)、Zapier(自动化)等工具快速搭建原型。很多成功的产品最初都是用无代码工具做出来的。快速原型
最多 1 个月完成 MVP(最小可行产品)。不要花几个月打磨产品,先做出一个能用的版本,然后发布验证。
关键心态:
不需要完美,只需能用。你的第一个版本肯定会很丑,但没关系,用户关心的是它能否解决问题。
边做边学,问题驱动学习。不要试图先学完所有知识再开始做,而是遇到问题就学习相关知识。
独立开发优于团队协作。Pieter 认为,团队协作容易导致群体思维和互相吹捧,反而降低效率。一个人开发虽然慢,但决策快,方向清晰。
学会如何学习。这是最重要的技能。技术会过时,但学习能力不会。
2.3 发布阶段(Launching)
产品做好了,如何让人知道?Pieter 总结了几个最有效的发布平台。
主要平台策略:
Product Hunt
在旧金山时区午夜前提交(这样你的产品会在第二天早上出现在首页)
准备一个动态 GIF 图标和简洁的标语
积极回复评论,保持真诚和友好
如果能上首页,可能带来数千用户
Hacker News
用真诚、个人化的语言写标题(避免营销话术)
提前做负载测试,防止服务器崩溃
如果上了首页,可能带来数十万用户
Nomad List 第一次发布就是在 Hacker News 上爆红的
Reddit
找到相关的 subreddit(如 r/SideProject、r/Entrepreneur)
友好地请求反馈,不要硬推销
如果上了 Reddit 首页,流量可达 40-50 万
细分论坛
针对你的垂直领域用户(如马术论坛、健美论坛、摩托车论坛)
这些平台的用户更精准,转化率更高
发布策略:
同一天在多个平台发布,集中流量,制造声势
持续发布新功能,每 2-3 个月重新发布一次,保持曝光
公开构建过程,Pieter 经常在 Twitch 上直播编码,这不仅能吸引用户,还能提高效率(因为有人看着,你不敢偷懒)
2.4 增长阶段(Growing)
产品发布后,如何持续增长?Pieter 强烈推荐有机增长,反对付费广告。
有机增长 vs 付费增长:
✅ 有机增长:用户因为产品本身好而主动传播,可持续,成本低
❌ 付费广告:一旦停止投放,流量立刻下降,无法验证产品是否真正有价值
增长策略:
与用户共建产品
在产品里加一个反馈框:"有意见吗?请友善"
每周根据用户反馈迭代功能
用户会感觉自己是产品的一部分,成为你的产品大使
重新触达用户
收集用户邮箱(但不要发垃圾邮件)
发送有价值的 Newsletter,或者工作提醒(如 Remote OK 的工作推荐)
用 Intercom 等工具管理用户沟通
持续曝光
每 2-3 个月重新发布一次产品(加入新功能)
追踪媒体报道,主动联系记者
保持在用户视野中
2.5 变现阶段(Monetizing)
很多创业者害怕收费,担心用户流失。但 Pieter 的观点是:从第一天就开始收费。
核心观念:
2 个月内必须有收入。如果 2 个月后还没人付费,说明你的产品没有解决真实问题。
不要害怕收费。收费是验证产品价值的唯一方式。免费用户的反馈往往不准确,因为他们没有付出成本。
忽略"应该免费"的声音。Gmail 免费不代表你也要免费。Google 有其他赚钱方式,但你没有。
商业模式:
会员制
Nomad List 的会员费是 99/年,目前有 7000+ 付费会员,年收入约 70 万。会员可以访问更多数据、加入社区、获得折扣等。功能付费
在每个功能旁边加一个"购买"按钮,测试用户的付费意愿。如果没人点击,说明这个功能不够有价值。招聘广告
参考 Dribbble 的模式:主站免费,但招聘板块收费。Remote OK 就是通过招聘广告盈利的。赞助
如果你的产品有足够的影响力,可以寻求赞助。例如,WordPress 曾赞助过 Nomad List。Patreon 支持
直接请求用户支持你的创作。很多独立开发者通过 Patreon 获得稳定收入。
定价策略:
订阅制优于一次性付费
假设你有 100 个客户,每人每月付 $10:
一次性付费:5 年后收入 = $183k
订阅制:5 年后收入 = $2M(10 倍差距!)
订阅制带来持续收入和指数级增长
用假支付页面测试意愿
Buffer 的创始人在产品还没做好时,就放了一个"付费"按钮。点击后会显示"产品还在开发中,请留下邮箱"。这样可以测试用户的付费意愿,而不用真的开发支付功能。限制免费功能,引导付费
免费版只提供基础功能,付费版提供完整体验。让用户尝到甜头,然后自然升级。
关键数据:
1 万客户 × 100 = 100 万收入。你不需要太多客户就能盈利。
2.6 自动化阶段(Automating)
当产品开始盈利后,下一步是自动化。Pieter 认为,自动化是一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。
为什么要自动化?
避免重复劳动导致的厌倦和倦怠
机器人比人类更高效、更可靠、更便宜
可以让你专注于新项目,而不是维护旧项目
自动化实践:
Pieter 的产品背后有 187 个机器人 在并行工作:
获取天气数据
抓取远程工作信息
处理退款
更新城市排名
发送邮件通知
监控服务器状态
这些机器人通过 Cron Jobs(定时任务) 运行,按小时、天或周执行任务。如果需要更多处理能力,可以在几秒内增加更多机器人。
人类角色:
Pieter 雇佣了 1 个人全职监控系统,处理服务器宕机、机器人异常等问题。而他自己则专注于产品迭代和新项目开发。
这就是一人公司的魅力:用技术杠杆替代人力,实现可扩展的增长。
2.7 退出阶段(Exiting)
当你的产品成熟后,可能会考虑出售。Pieter 分享了一些关于退出的经验。
估值公式:
年收入 × 4-5 倍(如果增长率在 25% 左右)
高增长可达 10 倍估值
例如:年收入 100k,增长 25% → 估值约 500k
心理准备:
公司就像你的"孩子",出售它可能会导致情感上的失落
Pieter 出售过几个项目,每次都经历了一段抑郁期
要想清楚:你是真的想开始新生活,还是只是累了?
他的建议是:如果你还热爱这个产品,就不要卖。 继续迭代,继续成长,享受创造的过程。
三、关键经验与反思
在分享完整套方法论后,Pieter 总结了一些常见错误和成功要素。
3.1 常见错误
去编程训练营
浪费时间和金钱。你需要的是边做边学,而不是花几个月学习理论。花几个月打磨产品
完美主义是创业的敌人。快速发布,快速验证,快速迭代。害怕收费
没有收入就没有验证。免费用户的反馈往往不准确。依赖付费流量
付费广告无法验证产品的真实价值。有机增长才是可持续的。保密创意
创意不值钱,执行力才值钱。分享你的想法,获得反馈,快速迭代。
3.2 成功要素
自学能力:学会如何学习,这是最重要的技能
解决真实问题:从自己的痛点出发,你就是专家
快速迭代:1 个月内完成 MVP,然后持续改进
真诚沟通:与用户共建产品,建立信任
持续发布:每 2-3 个月重新发布,保持曝光
从第一天收费:验证产品价值,筛选真实用户
3.3 心态调整
独立开发 > 团队协作:避免群体思维,保持决策清晰
有机增长 > 付费增长:验证真实需求,建立可持续模式
订阅制 > 一次性付费:持续收入,指数级增长
自动化 > 人力:可扩展、低成本、高效率
四、总结:从 Pieter 的故事中学到什么
4.1 回到开篇的问题
为什么我要分享这个故事?因为它证明了:技术 + 自律 + 真诚 = 可持续的一人公司
在当今的创业环境中,太多人被"融资神话"洗脑,认为没有风投就做不成事。但 Pieter Levels 用实际行动证明,一个人、一台笔记本、一个真实的问题,就足以打造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。
4.2 核心启示
对创业者:
你不需要融资,不需要团队,不需要办公室
你只需要:解决真实问题 + 快速验证 + 持续迭代
关键不在于资金多少,而在于是否创造真实价值
对技术人:
编程是最强大的杠杆(1 人 = 187 个机器人)
自学能力是最重要的技能,技术会过时,但学习能力不会
技术赋能个体,这是最好的时代
对一人公司实践者:
自动化是规模化的关键,用技术替代人力
与用户共建是增长的秘诀,他们会成为你的产品大使
从小众市场切入,逐步扩大,不要一开始就想做大而全
4.3 完整循环
创意 → 构建 → 发布 → 增长 → 变现 → 自动化 → 退出 → 重新开始这不是一个线性过程,而是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。每个阶段都在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,每个项目都在为下一个项目积累经验。
Pieter 现在同时运营着多个项目,每个项目都是自动化的,每个项目都在持续产生收入。这就是一人公司的终极形态:用技术杠杆实现指数级增长,用自动化实现可持续运营。
4.4 最后的话
Pieter Levels 的故事告诉我们:
"在 2025 年,个人创业者完全可以通过技术、自律和真诚,打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。你不需要去旧金山,不需要找风投,只需要一台笔记本和解决问题的决心。"
作为一名 IT 解决方案架构师和一人公司实践者,我深知这条路并不容易。你会遇到技术难题,会经历用户流失,会面对收入波动,会感到孤独和迷茫。但这条路是可行的,是值得的。
关键不在于你有多少资金,而在于你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。 这是我从 Pieter 的故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,也是我想分享给你的。
如果你是一名技术人,如果你有想解决的问题,如果你渴望自由和独立,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。不要等待完美的时机,不要等待完美的想法,不要等待完美的技能。
开始做,快速验证,持续迭代。这就是零融资创业的全部秘密。
参考文献
Pieter Levels, "How to Build a Startup Without Funding"
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欢迎点赞、收藏、转发。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,我们一起交流学习!
我是 dtsola【IT解决方案架构师 | 一人公司实践者】 ;专注商业、技术、一人公司、个人成长分享。
提供服务:AI项目咨询 | 技术解决方案 | IT项目实施 | 企业技术顾问
博客:https://www.dtsola.com
公众号&VX:dtsola
需交流经验,加微信 dtsola,备注:交流经验。
需IT咨询,加微信 dtsola,备注:IT咨询。
#独立开发者 #一人公司 #零融资创业 #副业赚钱 #被动收入 #IndieHacker #产品开发 #精益创业 #SaaS创业 #远程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