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套视频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2dkZBEEft/

引言

买显卡时是不是觉得像在读字母汤?GT、GTX、RTX……这些命名让人眼花缭乱。别担心,今天我们用最通俗的语言,从入门级GT显卡到旗舰级RTX 5090,逐一解析NVIDIA显卡的发展历程。保证不说晦涩术语,让你彻底搞懂这些显卡型号背后的故事。


一、GT系列:入门时代的回忆(2008-2017)

1.1 传奇的开端:8800GT

8800GT是首款真正的GT显卡,中端定位,但性能在当时出人意料地强劲。当年谁有这张卡,都能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番。不过放到今天,它的性能也就相当于比廉价笔记本的集成显卡稍快一些——时代变化太快了。

1.2 基础办公系列(GT 210-240)

GT 210 是最基础的型号,仅够办公、看视频,或许还能玩点老古董游戏。这基本就是NVIDIA在说:"嘿,至少你没用Intel核显。"就像买了双跑鞋却只用来走到冰箱——能用,但大材小用。

GT 220和GT 240 专为轻度游戏设计,功耗依然很低。玩《反恐精英》或《魔兽世界》这类游戏,这些显卡表示:"放心,兄弟,包在我身上。"但要是试玩《孤岛危机1》?你的电脑比篝火还容易着火。

1.3 媒体娱乐系列(GT 420-545)

GT 420和GT 430 主打媒体电脑——Netflix、YouTube、看电影,算不上游戏高手,只是串流助手。这些显卡就像游戏之夜只带零食、不带技术的那个朋友。

GT 520、530和545 是预算升级选项,略强于集成显卡,适合那些只是想让电脑显示"我有显卡"的人用的。基本上就是显卡中的伪名牌。

1.4 低端游戏系列(GT 610-740)

GT 610、620、630和640 都是低端游戏卡,但GTX系列性能强得多。你选这些卡只可能是因为预算极其有限,就像牛仔裤穿在练腿日后——勉强能穿,但很不舒服。

GT 710、720、730和740 是廉价入门卡,不为现代游戏而生。GT 710尤其"闻名",因为它在2023年还作为新卡出售!是的,仍有人购买,可能是意外,说实话我也不明白为何。

1.5 GT系列的谢幕:GT 1030

GT 1030 是最后一款GT显卡,基于Pascal架构,意外地高效。它适合《英雄联盟》、CS:GO这类轻度电竞,完全够用。小巧身材,十足敬意,堪称GT系列的退休传奇。它就像家庭烧烤时还能跑赢你的老叔——年纪大了,但宝刀未老。

GT系列总结:小巧、便宜,常被玩家吐槽,却自有其用武之地。


二、GTX系列:游戏性能的飞跃(2008-2019)

2.1 高端游戏的开端(GTX 260/280)

GTX 260和GTX 280 是最早的GTX系列,真正的高端游戏配置。当年拥有一块,你就是PC神人。这些显卡奠定了NVIDIA在高性能市场的霸主地位。

2.2 Fermi架构:发热的猛兽(GTX 400-500系列)

GTX 460、465、470、480 基于Fermi架构,这些曾是游戏主力,但发热量堪比电暖器。性能强劲,但能效并非其强项。玩家基本只用它们来打游戏,冬天还能用来暖手——一举两得。

GTX 560、570和580 是备受欢迎的中高端显卡,可靠强劲且广受喜爱。尤其是580,成为当时人们多年来一直用作对比的标杆,堪称当时游戏显卡界的复仇者联盟。

2.3 Kepler架构:能效的突破(GTX 600-700系列)

GTX 660、670、680、690 开启了Kepler时代,每瓦性能出色。GTX 690更是双GPU猛兽。这些显卡证明了NVIDIA能在功耗与性能间取得平衡,而这正是AMD当时所欠缺的。

GTX 760、770、780和780 Ti 延续了Kepler架构的辉煌。这些显卡性能稳定,如今许多复古电脑仍在使用。尤其是780 Ti,堪称其时代中的佼佼者,多年来始终主流。780 Ti就像GPU界的勒布朗·詹姆斯——性能称霸且持久。

2.4 Maxwell架构:性价比之王(GTX 900系列)

GTX 750和750 Ti 是首款Maxwell架构显卡,入门级却高效,适合预算有限的玩家。它们证明了无需大笔投入,也能在1080p下流畅游戏。想想看,它就像显卡界的丰田卡罗拉——可靠、便宜,是每个人的首选。

GTX 960、970、980、980 Ti 覆盖了中高端市场,极受欢迎。尤其是980 Ti成为发烧友首选,提供接近Titan的性能,价格却更低。GTX 970因为"3.5GB显存门"事件而臭名昭著,但依然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显卡之一。

Titan X 适合创作者、玩家及向朋友炫耀。这基本就是NVIDIA的表达方式:"想要最好的,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。"

2.5 Pascal架构:传奇时代(GTX 1000系列)

Pascal架构是NVIDIA的巅峰之作,这一代显卡至今仍被无数玩家使用。

GTX 1050和1050 Ti 是入门级选择,性能足以应对1080p游戏。它们小巧、便宜,是预算玩家的福音。

GTX 1060 可能是史上最成功的显卡之一,多年稳居Steam硬件调查榜首。6GB版本尤其受欢迎,能够流畅运行几乎所有1080p游戏。它就像显卡界的本田思域——人人都有,人人都爱。

GTX 1070和1070 Ti 是1440p游戏的理想选择,性能强劲且价格合理。1070 Ti是为了对抗AMD Vega而推出的,基本就是降频版的1080。

GTX 1080和1080 Ti 是Pascal时代的旗舰。1080 Ti尤其传奇,即使在2023年依然有大量玩家在使用。它能够流畅运行大多数4K游戏,性能甚至超越了后来的RTX 2070。这张卡的寿命之长,让NVIDIA自己都感到意外。

Titan X和Titan Xp 是创作者和土豪的选择,12GB显存在当时堪称奢侈。

2.6 Turing架构:GTX的告别(GTX 1600系列)

GTX 1650、1650 Super、1660、1660 Super和1660 Ti 是最后一代GTX显卡。它们基于Turing架构,但不支持光线追踪和DLSS,这也是为什么它们叫GTX而不是RTX。

这些显卡性价比高,适合预算有限但想要不错性能的玩家。1660 Super尤其受欢迎,被称为"甜品级"显卡,能够在1080p下流畅运行几乎所有游戏。

GTX系列总结:从入门到旗舰,GTX系列定义了现代游戏显卡的标准,创造了无数传奇。


三、RTX系列:光追时代来临(2018至今)

3.1 RTX 20系列:光追的开端(Turing架构)

2018年,NVIDIA推出了RTX 20系列,引入了实时光线追踪和DLSS技术,彻底改变了游戏画面的未来。

RTX 2060和2060 Super 是入门级光追显卡。虽然光追性能有限,但它们证明了这项技术的可行性。2060 Super性能接近2070,性价比更高。

RTX 2070和2070 Super 是1440p游戏的理想选择。2070 Super性能接近2080,让很多人觉得2080的存在意义不大。

RTX 2080和2080 Super 是高端4K游戏显卡,支持DLSS让它们在开启光追的同时还能保持流畅帧率。2080 Super是为了对抗AMD的Radeon VII而推出的。

RTX 2080 Ti 是首款真正能够流畅运行光追游戏的显卡,11GB显存在当时堪称豪华。它的价格也很"豪华",但性能确实强悍,直到RTX 3070推出前一直是旗舰级显卡。

Titan RTX 拥有24GB显存,主要面向专业创作者和AI研究人员,普通玩家基本用不上。

RTX 20系列总结:虽然光追性能有限,但它们开启了游戏画面的新时代。

3.2 RTX 30系列:性能爆炸(Ampere架构)

2020年,RTX 30系列横空出世,性能提升幅度之大令人震惊。

RTX 3050 是最便宜的RTX显卡,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光追和DLSS。虽然性能有限,但对于预算玩家来说已经足够。

RTX 3060和3060 Ti 覆盖了中端市场。3060拥有12GB显存,适合高分辨率纹理的游戏。3060 Ti性价比惊人,性能接近2080 Super,价格却只有一半。

RTX 3070和3070 Ti 是NVIDIA的承诺兑现——以499美元的价格提供2080 Ti级别的性能。3070成为1440p游戏的最佳选择,3070 Ti则是为了填补与3080之间的价格空档。

RTX 3080、3080 Ti和3080 12GB 是顶级4K游戏显卡。3080在发布时震惊了整个行业,性能比2080 Ti强50%,价格却更低。3080 Ti基本就是削弱版的3090,性能差距很小但价格便宜不少。

RTX 3090和3090 Ti 拥有24GB显存,是Titan级别的性能怪兽。3090主要面向创作者和需要大显存的专业用户。3090 Ti是30系列的终极版本,性能比3090强10%左右。

RTX 30系列总结:这一代显卡的性能提升幅度是近年来最大的,彻底改变了4K游戏的格局。唯一的问题是缺货和价格暴涨,让很多人望而却步。

3.3 RTX 40系列:能效革命(Ada Lovelace架构)

2022年,RTX 40系列发布,带来了DLSS 3和更强的光追性能。

RTX 4060和4060 Ti 注重能效,功耗很低但性能提升有限。4060 Ti因为8GB显存和性价比问题备受批评,但DLSS 3确实能带来显著的帧率提升。

RTX 4070、4070 Super和4070 Ti 是1440p游戏的理想选择。4070性能接近3080,功耗却低得多。4070 Super是对市场反馈的回应,性价比更高。4070 Ti则是高端1440p和入门4K的选择。

RTX 4080和4080 Super 是高端4K显卡,性能强劲但价格昂贵。4080在发布时因为价格过高而备受批评,4080 Super则是降价后的改进版。

RTX 4090 是现役卡皇,性能比3090 Ti强60%以上,能够轻松碾压4K甚至8K游戏。它的功耗高达450W,需要强大的电源支持。这基本就是NVIDIA在说:"你想要最强的性能?那就准备好你的钱包和电费账单吧。"

RTX 40系列总结:这一代显卡的能效提升巨大,DLSS 3也是革命性的技术。但价格普遍偏高,让很多人选择继续使用30系列。

3.4 RTX 50系列:未来已来(Blackwell架构)

2025年,RTX 50系列即将发布,承诺带来更强的性能和能效。

RTX 5050、5060和5060 Ti 是入门级新品,性能和能效都有显著提升。它们将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光追和DLSS的魅力。

RTX 5070和5070 Ti 预计将成为预算玩家的新爆款,性能可能接近4080,价格却更亲民。

RTX 5080 是高端均衡选择,适合那些想要顶级性能但又不想花4090价格的玩家。

RTX 5090 将重新定义性能极限,传闻性能达到4090的两倍。它将是创作者、AI研究人员和追求极致性能玩家的终极选择。

RTX 50系列总结:虽然还未正式发布,但从泄露的信息来看,这一代显卡将再次刷新我们对性能的认知。


四、如何选择合适的显卡?

4.1 根据预算选择

500元以下:考虑二手GTX 1050 Ti或GT 1030,仅适合轻度游戏和办公。

500-1500元:GTX 1650 Super、GTX 1660 Super或二手RTX 2060,适合1080p游戏。

1500-3000元:RTX 3060、RTX 4060或二手RTX 3060 Ti,1080p高画质或1440p中画质。

3000-5000元:RTX 4070、RTX 4070 Super或二手RTX 3070 Ti,1440p高画质游戏。

5000-8000元:RTX 4070 Ti Super、RTX 4080或二手RTX 3080,4K游戏入门。

8000元以上:RTX 4080 Super、RTX 4090,追求极致性能的玩家。

4.2 根据使用场景选择

办公和轻度娱乐:GT 1030、GTX 1650足矣,甚至集成显卡也能胜任。

1080p游戏:GTX 1660 Super、RTX 3060、RTX 4060是最佳选择。

1440p游戏:RTX 3070、RTX 4070、RTX 4070 Super性价比最高。

4K游戏:RTX 3080、RTX 4080、RTX 4090才能流畅运行。

内容创作:优先考虑大显存显卡,如RTX 3060 12GB、RTX 4070 Ti、RTX 4090。

AI和深度学习:RTX 3090、RTX 4090或专业级A系列显卡。

4.3 性价比之选

历史性价比之王:GTX 1060 6GB、GTX 1660 Super、RTX 3060 Ti。

当前最值得买:RTX 4070 Super(1440p)、RTX 4080 Super(4K)。

二手市场推荐:GTX 1080 Ti、RTX 2070 Super、RTX 3070依然能战。


五、总结

从2008年的GT系列到2025年的RTX 50系列,NVIDIA显卡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。我们见证了从简单的图形渲染到实时光线追踪的飞跃,从功耗巨大的"电暖器"到高效能的现代显卡。

GT系列教会我们: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旗舰级性能,入门级显卡也有其价值。

GTX系列定义了现代游戏显卡的标准,创造了GTX 1060、GTX 1080 Ti这样的传奇。

RTX系列开启了光追时代,让游戏画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真实感。

未来,随着AI技术的发展,显卡不仅仅是游戏工具,更将成为生产力工具。DLSS、光追、AI加速,这些技术正在改变我们使用电脑的方式。

无论你是预算有限的学生,还是追求极致性能的发烧友,NVIDIA都有适合你的显卡。记住:最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,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。

选显卡就像选人生伴侣——不要只看外表(跑分),要看是否适合你的需求和预算。希望这篇指南能帮你找到那个"对的显卡"!


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欢迎点赞、收藏、转发。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,我们一起交流学习!


我是 dtsola【IT解决方案架构师 | 一人公司实践者】 ;专注商业、技术、一人公司、个人成长分享。

提供服务:AI项目咨询 | 技术解决方案 | IT项目实施 | 企业技术顾问

博客:https://www.dtsola.com

公众号&VX:dtsola

需交流经验,加微信 dtsola,备注:交流经验。

需IT咨询,加微信 dtsola,备注:IT咨询。


#GPU #英伟达 #显卡 #AI创业 #人工智能 #独立开发者 #机器学习 #深度学习 #程序员 #AI编程


Work Less, Earn More, Enjoy Lif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