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套视频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8V2uBtE95/

视频概述

这是一个系统性介绍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视频,旨在澄清AI、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和生成式AI之间的关系与区别,回应观众常见疑问,并特别关注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生成式AI领域。


一、人工智能(AI):最广阔的领域

核心定义

人工智能本质上是试图用计算机模拟出达到或超越人类智能的行为。

智能的构成要素

  • 学习能力

  • 推理能力

  • 判断能力

早期发展历程

时间节点:起源于很早的研究阶段

技术特征

  • 使用Lisp或Prolog等专门的编程语言

  • 主要作为研究项目存在

  • 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

里程碑应用

  • 20世纪80年代:专家系统开始达到关键突破

  • 90年代:专家系统技术继续发展和普及

  • 这些都是在机器学习之前就已完成的工作


二、机器学习(Machine Learning):让机器自主学习

核心概念

机器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机器在学习。不需要明确编程,而是提供大量信息,让机器通过观察来学习。

工作原理示例

视频用一个简单的序列预测来说明:

  • 给予少量训练数据时,预测可能不准确

  • 随着数据增多,机器能发现规律

  • 训练数据越多,预测就越准确

  • 也能识别异常值(打破规律的数据)

主要应用领域

1. 预测分析

  • 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趋势

  • 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

2. 异常检测

  • 特别适用于网络安全领域

  • 寻找以异常方式使用系统的用户

  • 识别不符合常规模式的行为

发展时期

2010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渐普及,在过去几十年大幅成熟,成为未来许多AI工作的基础。


三、深度学习(Deep Learning):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

技术基础

深度学习使用一种名为"神经网络"的技术,这是计算机模拟人脑工作方式的方法。

"深度"的含义

之所以称为"深度",是因为这些神经网络包含多层结构。

独特特性

1. 类人脑的不可预测性

  • 输入相同内容,未必得到相同结果

  • 类似人脑的思维方式

2. 黑箱特性

  • 神经网络层数众多,难以拆解和分析

  • 有时无法完全理解为何得到某些结果

  • 内部机制难以确切弄清

重要性

这已成为一个极为重要且关键的进展,在2010年代流行起来,并沿用至今,成为下一个AI领域发展的基础。


四、生成式AI(Generative AI):创造新内容的革命

技术基础:基础模型(Foundation Models)

基础模型是获得生成式AI能力的来源,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大语言模型(LLM)

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

核心机制

  • 通过建模语言并进行预测

  • 看到某些词时,预测接下来的词组

  • 类似"自动补全",但规模更大

能力范围

  • 不只是预测下一个词

  • 能预测下一个句子

  • 能预测下一段落

  • 甚至能预测整篇文档

"生成"的本质探讨

争议观点
有人认为生成式AI并非真正创造,只是在重复现有信息并转换格式。

视频的类比
就像音乐创作——每个音符都早已被发明,每首新歌不过是已有音符的重新排列组合,但我们不会说新音乐不存在,人们仍在创作新歌。

结论
生成式AI类似于此,虽然基于现有信息,但能生成全新的内容,且形式多样。

多样化的基础模型类型

除了大语言模型,还有:

  • 音频模型:语音合成、音乐生成

  • 视频模型:视频生成和编辑

  • 图像模型:图像生成和处理

典型应用

1. 聊天机器人

  • 对话生成

  • 问题回答

  • 内容总结

2. 深度伪造(Deepfake)

  • 模拟并重现某人的声音

  • 让某人说出从未说过的话

积极用途

  • 娱乐和恶搞

  • 帮助失声者保留声音(只需打字即可用自己的声音表达)

潜在风险

  • 技术可能被滥用

  • 需要警惕虚假信息传播

革命性影响

生成式AI真正让人工智能进入大众视野:

  • 生成新内容的能力

  • 总结已有内容的能力

  • 提供简短且易于处理的信息

  • 这正是吸引所有人关注的原因


五、技术演进的层级关系

维恩图结构

人工智能(AI)
  └─ 机器学习(Machine Learning)
      └─ 深度学习(Deep Learning)
          └─ 生成式AI(Generative AI)
              └─ 基础模型(大语言模型、音频模型、视频模型等)

各层级关系说明

  • AI是最广阔的领域:包含所有试图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

  • 机器学习是AI的子集:专注于让机器自主学习的方法

  •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子集:使用神经网络的特定方法

  • 生成式AI是深度学习的应用:利用基础模型生成新内容


六、AI技术的采用曲线

早期阶段(专家系统时代之前)

  • 采用起步很慢

  • 大多数人不知道AI的存在

  • 似乎总还差五到十年才能实用

中期发展(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时代)

  • 技术开始出现转机

  • 逐渐看到实际应用

  • 采用率稳步增长

爆发式增长(生成式AI时代)

  • 基础模型和生成式AI出现

  • 技术直接腾飞

  • 彻底改变了应用曲线

  • AI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

当前状态

如今AI无处不在,关键是要明白:

  • 它究竟处于什么位置

  • 如何融入整个技术体系

  • 如何确保我们能从这些技术中获益


七、关键要点总结

1. 概念层次清晰

  • AI > 机器学习 > 深度学习 > 生成式AI

  • 每一层都是前一层的子集或应用

2. 技术特点各异

  • AI:广泛的智能模拟

  • 机器学习:数据驱动的模式识别

  • 深度学习:多层神经网络

  • 生成式AI:创造新内容

3. 发展历程漫长

  • 从早期研究到专家系统

  • 从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

  • 最终迎来生成式AI的爆发

4. 应用前景广阔

  • 预测和分析

  • 安全和监控

  • 内容生成和创作

  • 辅助和增强人类能力

5. 需要理性看待

  • 认识技术的能力和局限

  • 警惕潜在的滥用风险

  • 充分利用技术优势


结语

理解AI、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和生成式AI之间的关系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技术发展趋势,合理应用这些技术,并在AI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。这些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,而是层层递进、相互支撑的完整体系。


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欢迎点赞、收藏、转发。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,我们一起交流学习!


我是 dtsola【IT解决方案架构师 | 一人公司实践者】 ;专注商业、技术、一人公司、个人成长分享。

提供服务:AI项目咨询 | 技术解决方案 | IT项目实施 | 企业技术顾问

博客:https://www.dtsola.com

公众号&VX:dtsola

需交流经验,加微信 dtsola,备注:交流经验。

需IT咨询,加微信 dtsola,备注:IT咨询。


#人工智能 #AI编程 #AI #机器学习 #深度学习 #生成式AI #AI创业 #独立开发者 #一人公司 #AI应用


Work Less, Earn More, Enjoy Life.